当前位置:首页 > 我院工会召开2007年工作总结会 >

我院工会召开2007年工作总结会

来源 兼程前进网
2025-04-05 15:15:54

光伏扶贫产品质量和技术规范符合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要求。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匮乏,单纯的光伏发电对有限土地的综合与高效利用产生了极大的浪费。《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已将太阳能光伏生态大棚电站的模式划定为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我院工会召开2007年工作总结会

光伏农业大棚实现了农业作物经济和能源发电效益的双赢,作为一个综合产物,光伏农业大棚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相比于一般大型地面项目要求的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的条件限制,光伏农业更有发挥的优势主要内容:要在2020年之前,重点在前期开展试点的、光照条件好的16个省的471个县的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山东威海推进光伏扶贫项目。主要内容:进一步指导地方编制光伏扶贫实施方案,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建设,保障光伏扶贫项目有效实施。

5.《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通知》。据悉,乳山市推动企业在绕涧村等村庄设立了光伏农业项目,包括建设光伏农业大棚等。其中又以新疆的32.4%与甘肃的32.1%最严重。

截止到去年底,全国光伏扶贫试点建设规模达1836兆瓦,年均收益22.6亿元,投资收益率接近13.72%;近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其中包括8.8万户失能贫困户,解决了956个贫困村无集体收入的问题。符合光伏扶贫条件的贫困户,不少都是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其房屋普遍老旧破损,个别贫困户房屋看着都快倒塌了,根本无法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总体上来看,光伏扶贫愿景虽美,但道路且坎坷。以广东罗定市某参与光伏扶贫的贫困户为例,国家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含税),地方补贴由地方政府规定执行。

除了政策和限电的问题,贫困地区的客观条件,也给光伏扶贫带来了很多阻碍。(一)补贴发放困难多光伏扶贫通过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将产出电量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从而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太阳能资源,创造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我院工会召开2007年工作总结会

(二)路狭人难过,网窄电悲哀!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皆为限电重灾区。光伏扶贫每年所需资金约为人民币160~800亿元,若国家提供20%资金,则相当于32~160亿元。能源局保障每户光伏扶贫的贫困户年收入为3,000元人民币,其中有55~62%会来自补贴;若补贴拖欠,贫困户收入也会有超过一半受影响。这三个方面的难题,影响着光伏扶贫的前景和未来。

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光伏发电量达1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但是全国弃光限电约19亿千瓦时,相当于光伏发电总量的14%不能上网,其中宁夏弃光限电2.1亿千瓦时,弃光率达20%。部分地区受到电站规模小的局限,导致发电量低,同时,天也有变脸的时候,一些地区时常受到阴雨天气影响,光照强度低,时间少,光伏扶贫回报率往往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一)补贴发放困难多光伏扶贫通过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将产出电量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从而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太阳能资源,创造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它受到国家政策、行业发展、项目规划等诸多因素的考验。

但是拖欠的补贴不仅推高了光伏电价,使其处于与传统火电价格竞争的不利地位,也蚕食着光伏发电的收益。从政策上来讲,我国光伏扶贫项目缺乏专项建设资金,大部分地方采用省财政、市县财政加贷款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来源问题,但是因为回款太慢、收益很低,银行对此类贷款项目有力无心。

我院工会召开2007年工作总结会

贫困户的房屋质量差,牢固性低,往往使得建立光伏电站的成本增加,后期维护难度加大。能源局保障每户光伏扶贫的贫困户年收入为3,000元人民币,其中有55~62%会来自补贴;若补贴拖欠,贫困户收入也会有超过一半受影响。

2015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贫困地区能源开发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的通知》(国能规划[2015]452号),将光伏扶贫列入精准扶贫工程。光伏扶贫每年所需资金约为人民币160~800亿元,若国家提供20%资金,则相当于32~160亿元。如此看来,光伏如同上帝的礼物般从天而降,贫困户得天之眷顾,拿着国家和地方的补贴,光伏发电自用之余再卖给电网换取电费,遥遥25年稳坐收益。以西北地区为例,该地区化石能源丰富,是传统的火电发送地区,兼有光照强、风力大等自然优势,也是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沃土。除了政策和限电的问题,贫困地区的客观条件,也给光伏扶贫带来了很多阻碍。在不远的未来,光伏将不只是用于贫困家庭,它将会遍布人们的生活之中,带来更广泛的环保能源普及,这还需要政府、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们的共同努力。

(二)路狭人难过,网窄电悲哀!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皆为限电重灾区。同时,部分地区因报税手续繁琐,卖电收入一拖再拖,理想中的收益总在门外徘徊,难以飞进贫困户的口袋。

截止到去年底,全国光伏扶贫试点建设规模达1836兆瓦,年均收益22.6亿元,投资收益率接近13.72%;近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其中包括8.8万户失能贫困户,解决了956个贫困村无集体收入的问题。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指出:全国今年6个月共有36.6亿度光伏限电。

贫困户贷款安装光伏组件,对于现实的回报率,他们的心寒可想而知。其中又以新疆的32.4%与甘肃的32.1%最严重。

那么问题来了,该地区落后的电网设施无法承载如此之多的新增电量输出。然而,天上不会白掉馅饼,光伏扶贫看似风光无限,然而现实总比理想骨感,有喜,更有忧。本来可以售电盈利,现在却弃电限电,这直接影响到贫困户的扶贫收益。总体上来看,光伏扶贫愿景虽美,但道路且坎坷。

生产出来的电力本来应该被器用,却无奈被弃用。将光伏扶贫落实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仅仅是第一步。

与此同时,光伏电站的建立与地基也存在矛盾。(三)客观条件差,不是每个贫困地区都适合光伏扶贫。

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光伏发电量达1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但是全国弃光限电约19亿千瓦时,相当于光伏发电总量的14%不能上网,其中宁夏弃光限电2.1亿千瓦时,弃光率达20%。然而贫困地区自用电量极少,多余的电力需向东部输送。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光伏补贴整体已出现550亿元的缺口。光伏扶贫俨然成为贫困居民告别贫困的一道曙光。由此可见,弃电犹如毒刺一般扎在光伏扶贫的血脉上,我国电网急需改善,如不将这根毒刺拔除,光伏扶贫必定难以落到实处。当下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主要依靠价格和补贴政策勉强生存。

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的弃光量达32.8亿度,弃光率19.7%,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成为全国弃光限电最发达的5个省。符合光伏扶贫条件的贫困户,不少都是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其房屋普遍老旧破损,个别贫困户房屋看着都快倒塌了,根本无法安装光伏发电设备。

贫困户参与光伏扶贫的主要受益来自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和电费。今年,光伏扶贫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4月份习近平主席参观了安徽金寨的光伏扶贫项目后,光伏扶贫开始大热,这一将新能源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

补贴累加起来,上网电价可达每千瓦时0.98元,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发电总数使用月数12个月0.98元造价,未计设备折损),该户的光伏电站回报率是8.9%,实际上远低于预期回报。这三个方面的难题,影响着光伏扶贫的前景和未来。

最新文章